明明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每天早晨,和他一樣大的孩子還在家裡睡懶覺呢,明明已經結束了晨跑回家,還順便給父母買了早餐。
「這個假期,家裡最忙的是兒子,好像放假的是我和孩子他爸。」明明媽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為什麼孩子會如此自律呢?其實這都得益於他之前的生活經歷。
在上小學之前,明明都是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老人早睡早起。爺爺每天早上還會帶著孩子一起鍛煉,小明明要麼是學爺爺像模像樣地打太極,要麼是跑步。
多年來的習慣已經成自然了,即使回到父母身邊依然如此。就連老師都誇孩子,每天來上學精神飽滿,不像有的學生困懨懨的。
其實孩子小時候跟誰一起睡覺,對他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如果娃小時候能跟這5種人睡覺,長大以後會更加優秀。
1、 勤奮自律的人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當孩子和一個勤奮自律的人睡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作息習慣是同步的。 孩子熬夜玩手機打遊戲的壞習慣會慢慢的改掉,漸漸的養成勤奮自律的好習慣。
當孩子和年輕的父母一起睡的時候,他們的習慣了熬夜追劇玩遊戲, 孩子的作息習慣會隨著你們的作息變得紊亂,開始晚睡晚起,這對他們的發育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其實孩子的睡眠習慣從胎兒期就已經開始受到媽媽的影響了,經常有一些媽媽來問我,說孩子為什麼這麼晚都不睡啊!再問媽媽時,大多懷孕時就是很晚才睡的。
2、 講究衛生的人
我們都喜歡乾乾淨淨的小朋友,但是很多的家長都不拘小節,覺得孩子髒一點沒關係,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家長應該從小養成愛乾淨的好習慣。
孩子和愛乾淨的人一起睡覺,他們 睡前的洗漱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刷牙、洗臉、泡腳就會變成他們的習慣,細菌就不那麼的容易入侵孩子的體內,孩子就不那麼容易生病,這對他們來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習得的,所以孩子跟著一個講衛生的人,孩子也會變得更講衛生。
3、 知識豐富的人
古語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和知識豐富的人談話都是受益匪淺的,在睡前的那段時間裡, 給孩子講一講睡前故事對孩子也幫助也是很大的。
比如說歷史典故、四大名著等等這些對孩子都是有益的。
孩子和知識豐富的人相處,會激發他們奮發進取的精神。
有句老話說得好「寒門難出貴子」指的就是如果家裡窮,家長沒有文化,每天都為一日三餐在苦惱著,那麼孩子也很難有成就。
而李湘的女兒王詩齡,沒到十歲畫的一幅孔雀畫就值十萬塊,而她的爺爺是一個名畫家,一幅畫要賣到150萬。所以這也是家風。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艱難困苦,但每個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不同,最終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樣。若是整日沉浸在憂煩之中,不僅會降低生活品質,也容易生病。孩子長期和這類人生活會被傳染,整天也悶悶不樂,久而久之可能會抑鬱。
如果能夠長時間和積極向上的人一起休息,孩子也會在無形之中受到這股正能量的影響,對待生活有積極的態度,整個人也會樂觀自信。
5、 最親的人:媽媽
媽媽對於孩子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人家說得好:」三歲看老。」所以 在孩子3歲之前,孩子最好還是和媽媽一起睡。
媽媽對於孩子來說是最親近的人,媽媽 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所以盡可能地讓孩子跟著媽媽一起睡。
有安全感的孩子會更自信,自信的孩子更有成就。
而孩子除了和誰睡重要之外,睡覺的環境也是極其重要的。
Wendy媽有話說:
寶寶和誰睡,看似是個小問題,卻可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為什麼後來的差距仍然如此大呢?
未來就是由這樣一個個生活的小細節構成的,父母多用心,選好孩子的枕邊人,或者讓自己努力成為那樣的人,給孩子起到榜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