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開學的前一天晚上,兒子還在披著床單扮超人, 上躥下跳、大喊大叫,得瑟起來簡直要掀了房頂上天
看著滿地的凌亂玩具,我無奈地在心里嘆息:「這孩子啥時候能消停呀」
這是來自遠嫁表姐的帶娃日常,她告訴我,帶男孩就像是在完成一個根本達不到任務
比起女孩,男孩的自制力、好動、和發育晚都處于弱勢,養出一個優秀的男孩,也更需要父母去 用心管教、耐心等待,并 堅持原則
如果在養育的過程中,若我們不夠了解男孩、或者缺乏正確教育方法,很容易出現監管不到位的「吃大虧」
也要知道,沒有哪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自律又上進的優秀男孩,有些品質是需要家長日夜熏陶的 耐心引導和 支持鼓勵
為什麼帶男孩總是比女孩更累?可能我們一直未完全了解男孩
01
男孩大腦發育比女孩「慢半拍」
舅舅家有一對龍鳳胎,女兒是妹妹,兒子是哥哥
妹妹學習成績特別好,是 人見人愛的三好學生,也是經常被拿出來作為激勵同齡孩子的優秀楷模
哥哥卻是典型的坐不住性格,上課 東張西望、小動作不斷,老師說「你要是有你妹妹一半認真,成績也不至于那麼差」
舅舅平時在教育兒子時也會經常拿女兒做比較,其目的就是為了借此刺激一下兒子,希望兒子可以因此激起上進心
不曾想,激勵的話沒少說,兒子似乎是變得越來越笨了,平時甚至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明明是一母同胞、還是同一天出生的龍鳳胎,為什麼哥哥和妹妹之間的差距如此大呢
在很多人看來,男孩就是 頑劣叛逆、沒有 自控力,若總是坐不住且小動作不斷,學習自然是趕不上進程還落后于他人
其實呀,每個小寶貝在進入第六周胚胎發育時,男孩和女孩的大腦結構及形態就出現了性別差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男孩和女孩的成長就出現了不同的 思考軌跡、和 發育差異
其中,男孩的腦中干有更多脊髓液,血液中的多巴胺也比女孩含量多,這也代表著男孩的精力比女孩更充沛出色
舉個例子
和男孩相處時,他們會想「誰的力氣大」,還喜歡各種拆家造反、甚至不如來打一架看看
和女孩相處時,更多的是體現在安靜類的文藝氛圍,比如做手工、玩芭比公主
如果家長對這些差別都 一無所知,又或者經常拿男孩的頑皮和女孩的安靜做比較
那麼,在一味的打擊和對比下,只會讓男孩更加 挫敗、甚至出現嚴重的 抵觸心理
所以,在男孩成長教育里我們更應該認識到他們的不同,盡可能地讓男孩處于一個 公平的成長環境里
02
男孩的感知程度不如女孩
每個孩子的成長進程都是不同的,讓自己的孩子在自信中成長,這才是每一位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
據腦科學的核磁成像發現,男孩的胼胝體發育比女孩慢至一年左右
這是因為從娘胎開始,男孩獨有的雄性激素會抑制胼胝體生長,這代表著男孩會因為左右腦協作能力弱而容易出現遲鈍、或詞不達意
8歲男孩樂樂,一說起開學、和寫作業就特別 反感,哪怕是媽媽稍微提醒一下也會憤怒地大喊大叫
開學前一天晚上,媽媽只是提醒地問了一句「寒假作業都裝進書包沒有,別第二天到學校找不到了」
沒想到,樂樂聽到這句話就有些 煩躁地說「知道了,你能不能不要每天說這些話,我都快受不了了」
這樣的話讓媽媽感到很委屈,她 生氣地告訴樂樂:「我這都是為了你好,怎麼最后成了我的錯」
男孩 委屈之下也說出了真相,他說:「你平時對我不是這樣的,可一說起學習和寫作業就特別兇,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我現在一點也不喜歡學習了」
這段話讓媽媽當時一怔,這才想起來,原來樂樂平時不喜歡做家務沒說過,不愛運動也從來沒有逼過,可一遇到學習的事就會拿 高標準要求
也大概是受到這種 雙標準要求影響,樂樂每每遇到學習的事都特別焦躁,甚至 一言不合就跟媽媽發脾氣
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男孩的感知程度也是需要得到家長的照顧和培養
可以根據男孩的自身情況選擇晚一年上學,也可以每天進行恰當的感知能力訓練
比如,每天晚上給孩子讀睡前故事就具有不錯的記憶、和理解能力提升
因為六歲之前的男孩右腦活躍頻率比較高,而右腦又擅長情感、韻律和圖像處理,所以男孩更擅長「讀圖」
而6歲之前呢,每天晚上給男孩讀一個睡前故事,在提升左右腦連接能力的同時,孩子的記憶、理解和感知能力都會得到加強
03
男孩的情緒感受能力不占優勢
我們所看到的男孩,貌似特別喜歡挑戰,其實他們也特別害怕失敗
記得某著名育兒專家曾說:「想要男孩摘得到一顆蘋果,就需要讓他們多跳一跳」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孩子多參與歷練,不要把蘋果直接送到孩子手里,因為 觸手可得的東西最容易讓孩子失去前進的動力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知道,男孩的大腦發育比女孩「慢半拍」,還有來自大腦額葉發育慢的影響
而所謂的大腦額葉,其實就是關系著 個人情感、自控力、和 需求能力的發展,因為這個弱點男孩的情緒感受能力也不占優勢
大姑姐的兒子軒軒,每年春節帶回家都是一副 哭哭啼啼的形象,遇到一點小事就脆弱地跑到姑姐懷里尋求安慰
聽說,有時候睡覺睡到半夜還會被驚醒,安慰好一會才漸漸平復心情
而每次見到軒軒脆弱的一面,都會毫不意外地伴隨著姑姐的吐槽聲:
「丟不丟人,都多大了還哭,看你這樣長大了怎麼討媳婦」「動不動就哭哭啼啼,我都快煩死了,一點男子漢氣概都沒有」「你看看身邊的男孩,有幾個跟你一樣,如此脆弱以后該如何在社會上生存」…
那個時候我就知道,其實男孩也是特別脆弱的,尤其是在本就缺乏關愛的情況下,再次被親近的人批評教育,那種被自卑、失落占據內心的感覺,真的不好受
值得關注的是,每個人的情緒感受能力都是終身可塑的,長期性的針對練習也可以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就比如說男孩特別 脆弱愛哭這件事,有些男孩愛哭可能并不是他們自己想這樣,而是大腦未發育好的自制能力差,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多一些理解、包容和接納
那麼,在教育過程中像「動不動就哭,一點男孩子樣子都沒有」的話就不要再說了,因為情緒感受能力本就不太好的男孩,聽到這句話無疑是更加敏感、更加自卑
所以,當孩子焦躁不安、或者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緒時,先什麼都不要說,用你的溫柔和關愛去抱一抱孩子吧
等到男孩心里的委屈、敏感、和害怕都慢慢平緩之后,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04
男孩的空間認知能力和女孩不同
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從原始時代開始就有著空間認知能力上的差異
像以前的男性都是以狩獵為主,所擅長的也是在不斷移動和瞄準中進化水平
相比于男性思維進化的空間能力,女性則更擅長 語言表達能力,喜歡在聊天中歸納思路、產生新信息
其中,男孩的 空間可視化能力在嬰幼兒期就已經出現了,比如2個多月左右的時候,他們會對有聲音的鈴鐺、有音樂的玩具比較感興趣
可以見得,當男孩特別執著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大腦的空間認知能力也會呈現最大化,可能還會暫時關閉 語言識別能力
若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這一點,記得姑姐家的軒軒就是這樣,每次看動畫片的時候別提有多專注,那個時候也幾乎進入了「 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狀態
有些家長喊了好幾次都 無動于衷、甚至 視若無睹,這個時候也從一定直覺上造成「男孩不如女孩懂話」的勞神感覺
其實,男孩不如女孩懂話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他們故意不聽話,而是在整件事里男孩的思緒不在狀態
很明顯,如果孩子正在美滋滋地看著動畫片,家長在一旁不停地問「晚上吃什麼」、「喝不喝水」、「餓不餓」…
這些根本吸引不了孩子思緒的事情,最終只是家長單方面的一廂情愿,因為對于男孩來說,他們甚至都不知道家長因為什麼生氣,因為什麼而批評
所以,受到男孩空間認知能力不同的影響,在跟男孩溝通的時候要注意產生「共鳴性」
比如,男孩正在看動畫時他們最大的思緒是什麼?當然是動畫里的人物和情節了,這個時候不妨跟孩子談談人物、說說情節
當我所談的話題正中孩子下懷時,他們的思想和語言 活躍度就慢慢上來了
此時,我們再去跟孩子談談 局外話題,孩子非但不會排斥、反而還會認真傾聽,這就是空間認知能力的重要,也是父母跟男孩建立 共同認知的一個機會
所以,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覺得男孩調皮難管教,而是我們沒有找到跟男孩相處的合適方式
記得從今天開始,試著用新的方式去和男孩相處:
•公平去看待男孩女孩
•每晚講一個睡前故事
•男孩脆弱愛哭時抱抱他
•溝通先談孩子喜歡話題
就這樣堅持下去,當我們和孩子之間建立了共情、尊重、和理解關系后,曾經 黯淡無光的男孩也會 光彩熠熠,因為你的傾聽努力、用心陪伴、包括持續指導,孩子的成長也終迎來了春暖花開
那麼,關于男孩比女孩難帶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同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