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教育是窮人唯一的出路,事實也是如此,很多底層父母拼命的供孩子讀書,就是希望孩子可以爭氣,將來金榜題名,擺脫貧窮。
很多底層家庭供出來的孩子讀到碩士的時候就會停止讀書,一個是因為年齡的問題,另一個則是需要出來工作賺錢了,底層父母供孩子到碩士是真的很不容易了,但也有一些孩子會選擇讀博士,底層家庭供出一個博士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耗費很多的心血。
很多底層家庭出來的孩子到了大學時期會通過好好學習獲取獎學金,也有一部分孩子會通過兼職減輕父母的負擔,幾乎不怎麼找父母要生活費,我讀大學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會去兼職做家教,每個月的收入差不多夠自己花了,有的同學甚至還能攢出下一學年的學費。
但這位網友分享了自己親戚孩子的故事,親戚的孩子讀到了博士,只有爹媽知道自己被啃的快到了骨髓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親戚的孩子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考上了985大學,謝師宴都擺了30多桌,讀完大學后他又打算讀研究生,考了三次才考上,為了讓他安心備考,父母還給他租了公寓,租公寓一年一萬多,加上水電費生活費等等,一年少說也得3萬吧。
讀完研究生之后他又想讀博士,博士畢業三十多歲了,想要留校但是家里沒有關系,就開始抱怨父母沒有能力,畢業之后也沒有孝順父母多久就琢磨著買車買房,父母就又砸鍋賣鐵,拿出了全部的拆遷款給他買車買房,孫子出生以后,老兩口過去帶孩子和小兩口生活不到一起,老兩口沒辦法只能回家在拆遷小區租了一個房子。
看完了這位網友的分享,不得不心疼這兩位父母了,他們的孩子沒有多少擔當,父母辛辛苦苦供他讀了大學,到頭來就是這樣回饋父母的。
朋友的弟弟也是如此,不過他沒有讀到博士,而是讀到了碩士,朋友的父母是農村人,在縣城買了房子,兩人在縣城上班,孩子也在縣城上學,她弟弟初高中時期經常補課,一對一的補課,費用很高,父母親咬咬牙就供了。
大學聯考時成績沒考好,讀了一個民辦本科,學費貴的離譜,大學四年光學費住宿費將近10萬,快畢業的時候打算考研沒考上,要求父母把他送出國去讀碩士,在國外花銷更是非常大,花了三十多萬,回國之后因為「水碩」名聲不好,也不怎麼被承認。
工作也找不到合適又高薪的,到現在還躺在家里啃老,父親到了退休的年紀也不敢休息,還在外面接一些私活賺錢,畢竟孩子年紀也不小了,需要買房子娶媳婦了。
孝順父母是孩子的責任與義務,尤其是父母辛辛苦苦供孩子上學,耗費了許多心血,孩子就要會回饋父母,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不能自己在外光鮮亮麗,穿著昂貴的衣服,享受著舒適的生活,讓父母在家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吃苦,做人要學會感恩,回饋為自己付出的父母,同時也要回去多看看父母,父母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金錢,不要覺得給了父母足夠的生活費就夠了,他們需要的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