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23十大「討人嫌」專家榜單出爐:學生嫌棄家長煩,「錢」途堪憂

2023十大「討人嫌」專家榜單出爐:學生嫌棄家長煩,「錢」途堪憂
2023/02/27
2023/02/27

專家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但在過去,專家招惹的群體只局限在大學生和年輕家長身上,比如讓大學生畢業后付費上班;讓家長把閑置房子租出去等等。

但現在,大學生和家長被震驚次數多了,對專家的「胡言亂語」早就免疫了, 因此個別專家把禍害的目標,轉移到了青少年群體。

某位教育領域的專家講師, 在全校高三學生面前大放厥詞「什麼白人基因高貴、讀書就是為了錢」,結果被學生轟下講台,令人不齒。下面筆者為大家盤點下,2023年最「討人嫌」的十大專家榜單,以及他們的「至理名言」。

2023十大「討人嫌」專家榜單出爐:學生嫌棄家長煩,「錢」途堪憂

01 人大博士、教育專家——儲殷

儲殷,人大博士現在已經是最抬舉他的標簽了, 從他辭職人大管理系教授,選擇做一名嘩眾取寵的網紅開始,他就擔不起「教育專家」這個稱謂了。

他的著名言論有: 35歲后的畢業生,要學會做個廢物。在這個卷都卷不動的時代,他作為曾經的教育工作者,不鼓勵學生,反倒熬煮「毒雞湯」,其心可誅。

家長對其難掩憤怒,就連官媒也發文批判:身居高位,卻不謀其事,受過高等教育, 卻說著奇怪言論,令人大跌眼鏡,唯有失望。

02 經濟學專家——任澤平

著名言論: 法定結婚年齡降低到18歲,有利于社會和諧。家長聽完都氣的說不出話:18歲正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年紀,書都沒讀完,你卻希望他們去結婚?

到底是真的為了社會和諧,還是這位道貌岸然的教授, 自己想和18歲的學生結婚?否則怎麼會想出如此荒謬的建議。

03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

著名言論: 取消中考、縮短中小學教育學制2年等手段,提高生育率,緩解社會問題。別說家長不愿意,學生都接受不了。

當下的教育環境,升學渴望導致的學習壓力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中學階段, 學生只會感到時間不夠用,然而這位教授為了博關注,把教育當玩笑的行徑令人厭惡。

04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黃有光

建議: 公民去世后默認同意捐贈器官,緩解器官供應不足。這個建議就連醫學生都感到無奈:黃老師您出發點是好的,但還請您先別出發。

同樣的, 上漲油價、一妻多夫制也是這位黃教授提出的,不知道他具體想緩解哪些問題,只能慶幸他只有提建議的自由,沒有采取措施的權利。

05 華東師范大學管理系教授——易凌峰

建議: 給00后增加工作強度。00后的學生才畢業多少?就要給她們增加工作強度?連職場都敢整頓的00后大學生可不慣著他,直言:建議增加專家的工作強度。

06 領域不明顯的專家——黨俊武

建議: 要有終身勞動的理念。大學生辣評:我把專家當權威,全家拿我當化肥?和建議默認簽訂器官捐贈的那位專家,一拍即合。

07經濟學家——姚寧

建議: 大學生找工作不應看錢。這和早前建議大學生「付費上班」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印證了那句話,脫離實際的一切虛假理論都是耍流氓。

08首席投資官——鄧海清

言論: 大學生畢業后工資低,是因為能力不夠。但現實是,研究生畢業也有工資3000起步的,難道他們也是能力不夠嗎?這位專家你是懂投資的。

09 「中國房地產之父」——孟曉蘇

建議: 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買房,中國的經濟就恢復了。家長無奈:你是關心中國經濟嗎?你是想自己的錢包恢復吧。

10四川某媒不知名教授

建議: 促進消費,應該從增收高額利息稅開始。歷史專業的學生坐不住了:學了這麼多年歷史,沒想到今天穿越了,「暴君」竟在我身邊?

寫在最后:

這些專家, 有些是高學歷的學者,有些甚至是從事教育工作的為人師表,但提出的建議,無一例外的令人厭煩。

不知是他們不食人間煙火,不懂百姓疾苦,還是知道、了解, 但不以為意,甚至以此為樂呢?

大學生和家長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這點不用擔心,但中學生的思維和三觀還在養成,希望學校的教養工作者,能做好工作, 不要讓這種專家,進入學校,玷污最后的凈土。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