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睡覺「老實」嗎?
實不相瞞,我家閨女睡覺就忒不老實,每晚上總是360度輪換睡姿,一會兒橫著睡、一會兒豎著睡,一會兒趴著睡。
她睡覺還有個怪癖,不能碰到人!小時候她睡中間, 我跟她媽睡兩邊,只要我倆誰碰著她了,她就會用腿蹬,蹬不動就哭......一晚上,她都在我倆中間打圈,我跟她媽都只能貼著床沿睡。
總結文文爸一家三口晚上的睡姿,大致是這樣的:入睡時,我們是呈「111」式;一兩個小時后就變成了1/1,娃就朝她媽開始傾斜;再過一會兒,就變成了「1-1」式,腳蹬著文文爸,頭靠在她媽腿上;再有時候,就「1 1」了,娃掉床下了。
老婆不止一次吐槽女兒的睡姿,總擔心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催促著我帶孩子去看醫生。
文文爸想著女兒能吃能睡能玩,根本用不著去看醫生,但看她晚上睡姿多變,又有些擔心。于是,便開始查閱關于「兒童睡姿」相關的資料,這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是嚇一跳。
你知道孩子那些千奇百怪的睡姿里,隱藏著大秘密嗎?
英國愛丁堡科學家們,隨機抽樣調查了1000個人的睡姿, 發現睡姿是不會受意識控制的下意識動作,它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幾乎是沒有欺騙性的,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真實心理狀態。
也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睡姿與性格具有某種程度上的關聯性,如果孩子睡覺長期用這種「姿勢」, 說明他內心缺乏安全感、很孤獨,家長們別不知道。
大字型睡姿,即孩子雙手雙腳打開,平躺在床上,整個身體呈"大"字型,俗稱仰臥著睡。
這種睡姿,反映出的是一個很放松的狀態,如果你家孩子常常愛用這種睡姿狀態,說明他內心非常有安全感。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擁有這種睡姿的人, 屬于天生的樂天派,性格比較樂觀開朗,就算遇到困難,也能想辦法積極地去解決。
同時善于交際、樂于助人,當朋友需要幫助時,他們總會第一個沖上去慷慨解囊。所以,長期是這種睡姿的人,一般朋友眾多。
調查發現: "大字型"睡姿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個充滿愛與和諧的家庭氛圍中。
此外,從安全性角度來說,這種睡姿也是被許多國家在內的權威機構「欽定」的安全姿勢,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幼兒跟猝死風險極大的早產兒。
究其原因,「大字型」睡姿,臉朝上,在睡眠中氣道不容易梗阻,寶寶不會出現窒息的風險。
調查發現:約有41%的人,睡覺都愛用胎兒型睡姿!
顧名思義,這種睡姿就像在媽媽腹中的胎兒一樣,雙腿彎曲,蜷縮成一團,側臥著入睡,看著可愛,實則內心缺乏安全感、敏感。
心理學家抽樣調查發現,胎兒型睡姿的孩子,外表看上去嘻嘻哈哈、意志堅強,其實內心很脆弱、敏感、缺乏安全感。有時在陌生環境中,還會害羞,會很依賴親人朋友。
家有胎兒型睡姿的孩子,家長的多陪伴關心孩子、鼓勵孩子勇敢表達,將不開心、感到不安的事情說出來。
此外,從安全性角度來說,已有研究表明,低齡寶寶側臥著睡覺的風險,比平躺著睡更大。而且側著睡會壓迫到孩子的胃,大大提升了猝死風險。
很多孩子睡覺姿勢都不固定,這種睡姿的孩子,稍不注意,就會翻滾成危機四伏的俯臥姿勢了,這對低齡孩子很不友好。
顧名思義,這種睡姿就像從高空摔下,面朝下,雙手趴在頭的兩側,俗稱「趴著睡」。
調查發現, 約有7%的人是呈這種睡姿的!分析擁有這種睡姿孩子的性格,多是時靜時動,天馬行空,好奇心強,總愛問為什麼,性格多為外向型性格。
不過,這類孩子還有個明顯的特征,那就是很要強、很愛面子。
怎麼說呢?如果這類孩子在公眾場合犯錯,被家長批評了,會讓他們覺得下不來台,結果就是會變得更加叛逆。
所以,家長們在跟這種睡姿的孩子溝通時,要懂得照顧他們的情緒,別說一些傷自尊的話,可以先說些無傷尊嚴的話,在恰如其分地給予表揚。
這類孩子喜歡被鼓勵,家長可以用鼓勵的方式,代替吼罵,從而激發他們的自驅力,往往能夠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從安全性角度來分析,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調查發現: 趴著睡比側臥著睡、仰著睡更容易導致寶寶猝死風險。
文文爸有專門查過資料,發現孩子長期趴著睡,危害真的不要太多:
首先,孩子趴著睡,更容易吸入到自己呼出的廢氣,從而導致高碳酸血癥跟低氧血癥;
主要表現為孩子呼吸加快, 出現頭暈、頭痛、面部潮紅或呼吸困難、頻繁咳嗽;
其次,孩子趴著睡,會影響到散熱。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趴著睡一會兒,整個臉上、頸部都是汗滋滋的。
最后,2-3個月大的寶寶,千萬別讓其趴著睡,這個月齡的寶寶多數還不能自主翻身,稍不注意,就易引發猝死。
有媽媽可能會說, 我家孩子經常都是趴著睡的,從來沒出過什麼事啊?
文文爸想說的是,事關孩子安全健康的,沒出事肯定是最好的;一旦出事,再后悔都無濟于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孩子常見睡姿的性格分析,多是心理學專家們,通過抽樣調查了不同年齡孩子睡姿,得出的性格規律。因此,不能作為判斷孩子性格的標準之一。
可見,孩子的睡姿與性格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科學性,但也不能完全相信,家長可以參考,從而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