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打孩子更可怕的,是父母不懂好好說話。
拳打腳踢留下的傷痕,總有一天會愈合,會消失不見,但是被父母用語言暴力傷害之后留下的心理創傷,卻會伴隨孩子一生。
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長一張口就是: 我是為妳好,妳必須要聽我的!
相信很多媽媽在小時候都被這種暴力溝通方式傷害過,甚至在內心暗暗發誓,我將來一定不要成為這樣的父母,但現實往往很打臉。
我拿一個最簡單,最常見的孩子發脾氣的事情來舉例。
看著孩子不聽話,不配合,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吼出一句:
妳再亂發脾氣,就給我站到門外去。
結果呢,妳會看到孩子握緊拳頭,怒目圓睜,一臉不服氣地看著妳。
但是如果妳在這個時候跟孩子說:
寶貝,妳對媽媽發脾氣,媽媽很難過,媽媽也不知道妳怎麼了,妳想干什麼,所以,下次請妳直接告訴我,妳想做什麼,或者妳希望媽媽怎麼做,好嗎?
這樣跟孩子溝通之后妳會發現,孩子可能還在生氣,但是情緒明顯已經沒有之前那麼暴躁了。
再舉個例子。
孩子寫作業不認真,拖拉磨蹭,媽媽說了兩句,結果,孩子就氣得摔東西,這個時候爸爸可能就會過來吼一聲:
妳要是再敢摔東西,看我怎麼揍妳!
結果,孩子越來越生氣,越來越叛逆,母子,父子變成了仇人。
如果我們換一個說話的方式,爸爸過來看著氣嘟嘟的母子兩人,拉著兒子說:
走,爸爸陪妳打籃球去,沒有什麼是打一場球解決不了的。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孩子的注意力被打球分散,同時,在打球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得到了很好的排解和發泄。
這就是溝通的藝術,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同樣一件事情,妳用不同的方式去溝通,結果就會是天差地別,這些方法和技巧我也不是天生就會,我也是學習了這本《 非暴力溝通的父母話術》之后才掌握的這些技巧。
這本書我非常喜歡,這 是一本教家長應該怎麼跟孩子說話的書籍。我已經推薦給了身邊的很多家長,大家都說看完之后收獲特別大:
自己變得不再暴躁,孩子也變得聽話了。書里面用了很多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再搭配上具體的話術以及場景下情緒的分析,話術建議, 真的是拿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比如,到底如何表揚孩子,如何批評孩子,如何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怎麼去處理孩子的難過,憤怒,委屈,厭學,叛逆,自私的問題……
在這些場景下,父母應該怎麼說怎麼做,這本書都有非常詳細的講解。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請別讓妳的愛成為刺向孩子心口的那把刀。
也許妳不經意間說的一句刻薄話,雖然不會在孩子的身上留下傷疤,卻能輕易毀掉他的一輩子,點擊下方商品卡,把這本書帶回家,一起做一個會說話的高情商媽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