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雖說現在父母都說,養孩子不能帶著太功利的目的, 不要指望養兒防老。養孩子就是為了陪孩子在世界上走一遭,體驗當父母的樂趣和豐富。
但話是這樣說,年輕時我們可以很篤定的說,養老不指望孩子。但真到了老了那一天,身體不靈便了,生活不能自理了,除了愛人和孩子還能指望得誰。所以晚年過得好不好,除了自己要做好準備外,孩子們的孝心也很重要。
但如果孩子不孝順,那麼晚年不管自己再有錢可能也過不好。而沒有天生就不孝順的孩子,孩子長大后會不會孝順,和父母和原生家庭有著很大的關系。以下家庭養出的孩子,長大多半不孝順,父母不警醒老了自食惡果。
溺愛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和孝順的孩子。很多家庭,把孩子當成家庭生活的重心,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生活做事都圍著孩子轉,孩子的心情是家庭的晴雨表,孩子不高興大人都一個個哄,各種順著孩子,只要孩子高興,大人什麼要求都答應孩子。
這樣的父母和家庭看似是愛孩子,畢竟孩子眾星捧月。但愛孩子沒有原則和方式,成了溺愛。溺愛養出的孩子會特別自私,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從來只是得到,從來沒有付出過。這樣的孩子老了怎麼指望他能為父母著想嗎,不把父母啃得骨頭都不剩就不錯了。
很多父母年輕時生好幾個孩子,口口聲聲說著孩子們有個伴,以后養老互相分擔,壓力小。想著自己老了,幾個孩子都付出些,孩子壓力小,自己也輕松。
但是等老了發現,幾個孩子鬧翻了,互不往來,而且都離自己遠遠的,一個孩子也靠不住,要多凄慘有多凄慘。其實,這種多子女家庭的父母都是自找的,從小一碗水端不平,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由著自己的喜好格外偏心某一個孩子,然后孤立忽視另一個孩子。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被偏愛的孩子習慣了得到,習慣了享受,而那些忽視的孩子早都在不公平待遇中傷透了心,選擇遠離兄弟姐妹和父母,最后兄弟姐妹反目成仇。而對父母來說,老了才發現偏愛的考不上,那個冷落的孩子根本沒臉依靠。
很多孩子長大之所以不孝順,追根溯源就是從小有個惡劣的家庭環境,在家庭中沒有得到愛和溫暖,他們對父母沒有感情,所以他們對父母沒有感恩之心,更沒有孝順之心。
所以孩子長大孝不孝順,父母占很重要的因素。從小給孩子營造好的家庭,好好愛孩子的父母,長大很難得不到孩子的孝順之心。
【話題討論:你身邊有不孝的孩子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咨詢師。懂養育懂心理,也關注寶媽自我成長和家庭經營,力當媽媽們的貼心人。
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