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男孩,就得扛得住「虐」;養男孩,更要拼一個「心態」~
畢竟,摟不住火的時候是常有的,心如果不放大一點,那可能分分鐘就被氣得「死去活來」!
你要問養男孩是一種什麼體驗?
害~也沒什麼,無非就是每天和娃 斗智斗勇 有點費媽罷了!
想指望一個男孩紙早一點開竅,那簡直是比登天都難,誰養誰知道啊~~
男孩為啥那麼費媽?
生命不息、折騰不停的男孩們為啥就不能像女孩一樣,安靜的時間長一點?聽話的free多一點?能讓爸爸媽媽少操心一點?
還不是因為男孩和女孩的「腦子」本就不同嘛,這「不開竅」的秘密就在男孩們的大腦里~
——這是來自一位老母親對「親兒子牌永動機」的功能描述,怎麼說呢?就蠻貼切的!
能讓一個男孩安安靜靜地消停幾分鐘?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因為男孩的大腦相較于女孩,腦干中擁有更多脊髓液,這決定了他們的體力更旺盛,同時經流小腦的血流量充足,負責控制孩子身體行動支配的小腦也會變活躍。
「充電5分鐘,待機一整天」真不是句玩笑話~
「能動手絕不吵吵」一定是男孩們共同的屬性了吧,家有男孩的父母只要一把娃放出去,都會有一個擔心:
說來你可能不信, 打來斗去是男孩們獨特的相互交往的方式。
這和女孩們的「能動口絕不動手」的和平交往方式截然相反。
這是男女生在身體激素上有所不同。 男孩的主要激素是睪酮,它會令男孩保持天生的雄性攻擊意識,也使得男孩的大腦更沖動和具有侵略性。
打個比方,明明就是想借別人的玩具玩一下, 但落實到實際行為就變成了一把搶走:「給我玩會!」
所以有時候男孩表現出來的「爭強斗狠」一言不合就來打一架的方式。
其實啊,是男孩們因睪酮激素產生的無處安放的旺盛精力,在規范孩子的行為同時,多帶娃去玩一些對抗性的游戲運動,更適合他們哦!
當男孩在玩一個玩具、看一部動畫等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縱使你「喊話到喊炸毛」,也很難喊來他, 可不是孩子裝聽不見,也許是真的接收不到你的呼喚。
男孩由于大腦沈葉的發育就比女孩慢,且胼胝體也沒有女孩發達。
男孩的左右腦涇渭分明,直接影響著男孩的事件處理能力——一心無法二用。
專注于一件事情時,視覺、觸覺、聽覺都跟往一處專注,而事件外的喊話,他就真的感受不到。
有一個規律大家發現沒?一般在小學時期,班里那些學習好的孩子,多半都是女孩。
而班里的男孩們不是學習差就是調皮搗蛋、上課開小差,成績好的男生屬于鳳毛麟角。
家有男孩,尤其是剛上學的頭幾年,認字慢、寫字丑、做題粗心、丟三落四都讓家長們操碎了心......
這又是怎麼回事?
新布倫瑞克大學心理學教授Daniel 和Susan Voyer夫婦曾在一篇論文中給出相應的說法: 這是男孩大腦的發育本就比女孩慢。
尤其是肩負語言與邏輯的左腦更是慢上加慢, 整體大腦發育會比女孩晚上個半年到1年時間。所以男孩在前期的學習之路,就像一只「飛不高的小笨鳥」。
不過這都只是 暫時地慢半拍現象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發育完全,男孩們通常會後來居上,尤其是在初高中時期,就會明顯感覺到孩子在學習上突然開竅了。
養男孩你需要小心機
男孩和女孩天生特質就不同,在養育方法上也要掌握適合自家孩子的 小心機策略 。
這樣的勸導對女孩兒而言,可能是「感人至深」的教育,但對男孩兒而言,他聽到的可能只有:
和男孩說話,要簡單扼要,字數越少越好:
這樣說話,反而讓孩子能快速理解你的要求和意思。
澳大利亞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養育男孩》一書中指出,男孩女孩是有性別差異的,平均而言:
在力量方面,男孩的肌肉量比女孩多30%;而在大腦負責語言結構區,女孩比男孩面積大了20%~30%。
根據調查發現,一個班級里學習有困難的男女比例是4:1,女孩擔任班干部等主要職責,優秀獎勵也是女孩子較多。
所以說,男女同年齡上學,對男孩子來說,本身就不會是一個公平的競爭。
讓男孩子晚一年上學,等到各方面準備完善之后,可以讓他在學習上有較快水平的提高。
在班級里比女孩大一歲,會讓男孩子學會保護女孩,培養男子漢氣概,為將來承擔更多的家庭和社會責任打下基礎。
當然,這也要根據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切不可照搬。
男孩和女孩在性別和大腦發育上都不同,自然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的。
養育男孩,不僅心要大,更要心態穩 ,尊重孩子的性別特質,多去發現孩子的優點,遵循天性為核心,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某個標簽。
咱們只要學會睜開撬動優勢為激勵的眼睛,閉上只能看到缺點的眼睛。
多一點接納、耐心和引導, 讓你的男孩在愛與安全感的滋養下成長,成為未來頂天立地的小小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