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個 女生分享自己在大學每個月生活費3080元,當時被嚇到了,我心想我才離開大學校園10年,這孩子們生活費就這麼高了,正好有兩個親戚馬上也要讀大學了,我趕緊去了解了一下現在大學生生活費的狀況,真的是大開眼界。
我們發現這位21歲的女生每個月生活費合計3080元,刨去 班費、餐費、生活用品、電話費、網費等必要開支,這位女生也有一些額外的支出,很多人表示這根本不符合大學生的身份,比如 奶茶、水果零食、聚餐及衣服、化妝品、美甲等方面的花費有點高,而且女生表示周圍同學都是這樣的額度,而且女孩的父母也覺得沒毛病,女孩子愛美偶爾捯飭一下自己很正常,奶茶、水果、酸奶這些都是正常的開支。
但是 評論區卻炸鍋了,很多網友說自己一個月工資只有3000,還不夠大學生一個月開支。
網友A: 「家里給基本的1500每月就好,不夠花自己找兼職,想旅游自己做兼職攢錢,前輩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網友B:「我媽一個月都沒有4500的工資。」
網友C:「我上大學一個月才800的生活費。」
網友D:「自己去年畢業的,四年都是1000元,有時候自己的老爸還忘了給,也不問他要,靠獎學金打工的錢補貼,還是可以生活的。」
我們看到大家最在意的點是: 每個月120的奶茶、90桶裝水、300的衣服、150的美發美甲和200的化妝品上。 也就是說正常的吃穿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學生主業是學業,每個家庭有貧富之分,看著周圍人炫富或者高消費就盲目提升自己的消費水平是不對的, 當然這位女孩的家長認為每個月3080元是OK的,也間接說明人家家庭條件不錯。
每個人出生不同,家庭物質條件不同,從小接觸的環境不同,我們認為的高消費也許對有些人來說就是正常消費,所以也不能道德綁架。
但是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很多家長的不認同,是因為大家覺得孩子在大學主要心思應該花在學習上, 如果學習夠好,每年就有不菲的獎學金 、助學金,甚至有些家庭困難的孩子還可以申請勤工儉學或者周末兼職等等。
這位女孩去年考上上海的一所大學,學的是建筑專業,自己家庭并不富裕,(媽媽每個月工資3500元)媽媽想著女兒去了上海那邊物價高,于是第一個月給了女孩1800元的生活費,結果才過了10天女孩就說沒錢了,讓媽媽打錢過去。 媽媽心想第一個月女兒要買很多新東西,于是又打了1000元,結果月底女孩又說沒錢了 ,結果媽媽就生氣了, 「我每個月工資才3500元,都不夠你花了?你都花在哪里了,全部記下來我審核。」
后面的幾個月女孩的生活費都要2500元左右,媽媽看了一下孩子每個月的賬單,女孩說:
「你每個月給的確實少,我的同學每個月生活費都在3000元以上,我們專業動不動還要買模型,衣服我幾乎不買,化妝品也是你給我買的,我最大的之處就是吃了,難道還不讓我吃飽嗎?同學們經常出去聚餐,我不去的話感覺不合群。」
作為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說辭,多多少少有些生氣,畢竟每個家庭承受范圍不同,女孩并沒有很好地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
其實周圍很多家有大學生的家長表示: 只要孩子不是出去喝酒、抽煙學壞,在合理范圍大家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們第一次離開父母慢慢才要學會成長 ,但是我們也想讓家長們知道: 有時候心疼孩子并不是幫助他們,反而讓他們覺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
有位男孩講述了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家里條件一般,但父母每個月只給500元生活費, 所以每一分錢他都不敢亂花,早餐就是饅頭,午飯什麼便宜吃什麼,也不敢和同學們一起吃飯,害怕大家笑話,一件衣服洗了穿,穿了洗直到破了才扔掉,從來不跟大家出去聚餐,提到錢本能地拒絕,4年他都是很自卑的存在。
作為父母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這麼拮據,肯定心里會很難受,畢竟現在的孩子相比于我們那時候幸福多了,孩子們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比較,過度克扣孩子的生活費,確實會讓孩子難堪和自卑,融入不了集體。
從上圖中看到 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跟大學所在地區有很大關聯,其中北京最高為2928元,其次是廣東2500元,經濟越發達,物價水平越高,學生花費也越高。
但是綜合了很多學生的消費數據,我們發現: 這張圖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的。如果家長不知道要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可以簡單參照一下。當然在這基礎上適當浮動也是可以的,沒必要照搬。
有時候孩子也想買件好看的衣服,買個籃球,出去社交或者聚餐,這時候除了跟家長額外申請,大學生也有很多其他賺錢的方式。
比如 努力學習賺 獎學金,國家獎學金每年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每年5000元,校內獎學金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2000元,三等獎1000元,所以說努力學習也可以賺錢。另外也可以通過 兼職或者勤工儉學來賺錢,比如做家教,既能用到所學知識,還能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比如 學校的勤工儉學,包括圖書管理員、清潔員、學生會一些職務等。或者一些校外兼職,比如發傳單、開學售賣學生用品、招生、餐館服務員等等。
這里并不是鼓勵孩子放棄學業知識去賺錢,畢竟大學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學習技能和看家本領,為以后畢業工作打基礎。
你覺得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給多少合適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