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昨天,媽媽群里有小伙伴說道:我家兒子兩歲多,已經什麼話都能聽明白了。有時候他不聽話的時候,我就會忍不住說一句「你再這樣,媽媽就不管你了」。
因為我知道小孩子很害怕聽到「媽媽不要你」這種話,所以我特意換了個詞。但沒想到的是,孩子聽到后,依然會很傷心。
所以,後來我就不再說了。
最近,我懷了二胎。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經常感覺很累。但我家兒子總是精力十分旺盛。
晚上九點多,我的腦袋漲得快要炸掉,特別想趕緊睡覺。結果我兒子一絲絲睡意也沒有,反而格外興奮地在床上蹦來蹦去。
一會兒鬧著讓我用被子搭房子,他在里面鉆來鉆去;一會兒又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喝奶吃面包。
後來,我實在是撐不住,就帶著情緒說了句」你出去吧,別在這個屋里了「。聽到這話,我兒子癟著嘴,瞬間難過地哭起來。
我立馬覺得自己不是人,趕緊抱著他,給他擦眼淚,道歉。小孩子是很容易原諒媽媽的,我兒子很快就開心地玩起來。
但我的內心卻有一種深深歉疚感。他也只是個兩歲的幼兒啊,而且正處于對我最依戀的時候。
哪怕每天都能見到我,他也會隔一會兒就抱著我的胳膊說」媽媽,我想你。
當看到我難過的時候,他會小心翼翼地走過來,怯生生地問我」媽媽,你沒事吧。「
他真的是很乖很乖的小孩,而我有時候卻會因為工作不順利,心情不好等,將壞脾氣發泄到孩子身上。
唉,我是真的害怕以后老二出生后,我會說出很多傷害我兒子的話
……
和往常一樣,群里的小伙伴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大致看了下,發現有人覺得養育孩子的時候,有些話確實不能說。
但也有人表示孩子沒有那麼脆弱,整天這也不能說,那也不能說,反而更容易養出心理有問題的孩子。
說實話,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有句話叫「惡語傷人六月寒」,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些話說出口以后,殺傷力會被放大幾倍。
譬如以下這幾句話,句句如同刀割,但有些父母卻像家常便飯一樣,天天掛在嘴邊。
「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
當孩子任性哭鬧,或者不愿聽大人的話時,有些父母會脫口而出「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不喜歡你了」。
也許父母覺得這不算責罵孩子,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而且,由于說出這句話后,孩子很容易言聽計從,所以有些人貪圖方便和輕松,會將這當成法寶,經常掛在嘴邊。
殊不知,這樣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話,孩子聽到的卻是「被恐嚇和被拋棄」。
尤其是六歲前的孩子,正處于安全感的建立和完善時期。當聽到這句話,他們會感到驚慌失措和害怕。
倘若孩子被嚇哭后,父母沒有及時安撫,并且繼續天天說,孩子是很容易缺乏安全感的。
更為重要的是,早期的親子關系對孩子將來的同伴關系、婚戀關系,是有預告和定型作用的。
倘若孩子小時候經常有「被拋棄」的情感體驗,那麼長大后,他們往往是很難處理和他人之間的關系。
不管是哪種關系中,他們都很容易產生會被拋棄的焦慮感和不安感。哪怕自身很優秀,但依然沒有底氣。
所以,不管在哪里,無論發生了什麼事,也絕對不要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你怎麼這麼沒用/沒出息/笨,我真是后悔生了你「
有些父母對孩子特別沒有耐心,不管是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還是被人欺負,亦或者是平時做某件小事卻失敗,
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感到心煩,然后開始沒好氣地責怪和訓斥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用/沒出息/笨,簡直就是浪費糧食,我真是后悔生了你「。
這種話雖然不算狠毒,但卻是對孩子的全盤否定。
當孩子聽到這種話,除了感受到來自父母深深的討厭,他們還會對自己的能力和自我價值保持懷疑的態度。
而當孩子經常遭受這種言語上的打擊和pua,他們會變得特別自卑和沒有自信,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這輩子注定一事無成。
甚至有些孩子會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
高級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育兒、孕產護理、寶寶健康、孩子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