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旅行風光
育兒分享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装修
奇聞趣事
趣味測試
心靈語錄
生活小妙招
軍事
设计
動漫影音
酷車
明星
獅城資訊
情感百態
科技遊戲
養魚
毛孩
全部
    
文科生被「清理門戶」?被高校放棄的文科專業,卻將迎來第二春
2023/04/04

每一年的校招開啟日,就是「文科生就業難」被再次揭開傷疤之時,文科生的內心是矛盾的:既希望能通過關注,改變目前人文社科畢業生的困境。

又不希望自己學歷如同一張「白紙」一般的窘態,被明晃晃地擺在台面上。遺憾的是,文科生沒有等到期盼中的「改善就業環境」。

等來的卻是母校的噩耗:文科生即將被「清理門戶」,中部211率先,多所高校開始縮減甚至放棄個別文科專業的招生,一時間更是愁云密布。

文科生被「清理門戶」?被高校放棄的文科專業

2023屆畢業生的就業數據還未出爐,2022年文科畢業生的慘痛經歷卻仍歷歷在目:曾經的熱門專業,招生大部頭的人文社科,實際簽約就業率僅達到12.4%,連理科專業的一半都達不到。

有學者教授甚至公開表示:當前社會,根本就不需要文科生。這樣的言論顯然過于偏激了,事實上,社會只是不需要這麼多的文科生而已。

從2022年開始,由湖北大學、常州大學、浙江大學、貴州大學和燕山大學為表率,陸續開展了文科專業的「門戶清理」工作。

其中,下手最「狠」的高校當屬長沙理工大學,已經注銷了校內17個人文社科類機構,主要分布在馬克思院、外語學院、和文學與新傳學院等。

這些學院在過去,也曾有過短暫的「輝煌」,招生人數占大頭,學院規模也逐年擴招,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考研分數也卷的沒邊沒際。

這時大家才發現,曾經的輝煌不過是假象,許多文科畢業生求職無門,因此才加劇了文科專業的考研怪相:筆試400多分,卻排在100多名,連參加復試的機會都沒有。

各高校意識到,想解決文科生的升學問題,不是光靠增加幾個研究生名額就能辦到的,恰恰相反,增加名額等同于揚湯止沸,文科生的難題,在于數量的供過于求。

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的通知》中,強調及時減少、撤銷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

眼下的撤銷是為了更長遠的發展,文科專業有望迎來第二春

而評判哪些專業不適應市場需求,最直觀的數據,就是看哪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墊底。在教育部統計公布的名單中:行政管理、各高校、廣播影視學等文科住哪也撤銷的高校數量,均超過了10所之多。

作為高校的「半壁江山」,人文社科專業的學科數量,占據學科總數的三分之二,這樣龐大數量的驅使下,再發達的社會也無法容納。

如今,減少甚至取消文科專業的招生,看似慘痛,實則卻是抓住了文科生現狀的根源所在,眼下的悲壯只是一時的,對于文科類專業在高等教育的今后發展,必然是有長久益處的。

文科專業和理工科專業不同,院校開設文科專業不需要昂貴的器材和高標準的實驗室,因此許多低水準的院校盲目增加文科專業的招生,加劇了文科生過剩的現象。

而如今,由211高校和其他優秀院校,響應教育部的號召,對文科專業的招生問題進行調整和改革,就能從根源上緩解這個問題。

對已經畢業的文科生來說,今后沒有更多魚目混雜的低水平文科生流入就業市場,往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而對于還沒參加大學聯考的學生來說,取消一定數量的文科專業,能夠減少學生選錯專業的可能,避免浪費分數的同時,未來的就業自然也多了一重保障。

寫在最后:

至于文科生到底有沒有用,筆者認為,文科生的上限是很高的,一些需要主觀意識判斷和權衡的工作,是智能AI也無法判斷的。

當文科生面臨就業問題時,我們能做的不是挑起對文科生的歧視和輕蔑,要做的是去思考:如何解決矛盾沖突。

根據教育部發表的《新文科建設宣言》中可以看出,麼教育部對文科建設的新目標是:打破文科辦學固化的局面。

打破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的專業壁壘,同時,改善各高校固化的科研管理制度,讓人文社科專業,成為一門真正的實用學科。

這樣的定位和展望,令人充滿期待,相信文科專業在久違的寒冬之中,終會辭舊迎新,迎來屬于文科生的第二春。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職場定律:判斷一個人工作能力強不強,有6個特徵,根本藏不住
2023/06/02
老闆對你再好,有「3條底線」打死也不能碰:悶聲做事,才受重用
2023/06/02
飯局上,越是窮人,越會有這5種表現,藏也藏不住,希望你沒中
2023/06/02
普通人做事高手做局。(建議收藏)
2023/06/02
一個成年人最好的金錢觀!
2023/06/02
想存錢,7個財務建議給你
2023/06/02
職場中遇到4種員工,開再高的工資也要留住,原因很現實!(領導別錯過)
2023/06/02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強不強?4個特徵隱藏不住!
2023/06/02
職場法則:工作努力得不到領導喜歡,看懂5個潛規則,別懲罰自己
2023/06/02
人到中年,要越活越現實:存錢,運動,不合群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