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兒子半夜還在玩手機,老父親「反向教育」引圍觀:別睡了,使勁玩

兒子半夜還在玩手機,老父親「反向教育」引圍觀:別睡了,使勁玩
2023/03/10
2023/03/10

你家孩子愛玩手機嗎?你有沒有被「孩子愛玩手機」的問題困擾?

優米才5歲,就已經練就了「見縫插針」刷手機的本事

每次讓她看班級通知、看個照片、甚至看個時間,都能拿著手機刷起來,老母親都快被她整無語了。

在同事群里吐槽,瞬間點燃了話題,才發現原來不止優米,絕大部分孩子都沉迷于手機。

同事勛哥上個月專門請了一天假,和兒子死磕刷手機這件事。起因是,勛哥夜里無意發現,半夜1點了兒子還在玩手機,老父親瞬間就搓火了。 氣得把兒子床上挖起來,讓他別睡了直接玩到天亮。

熊孩子愣是一夜沒合眼, 在父親虎視眈眈地監督下,玩到了第二天上午10點,連玩9個小時,早飯沒吃,學也沒去上。最后看兒子眼睛紅的不行了,勛哥才放他去睡覺。

醒來后,當天晚上熊孩子立刻表示, 「再也不玩游戲了,快吐了!」。

「人狠話不多,社會我勛哥」,要說狠還是勛哥狠,一般的家長還真狠不下這個心來。

不過勛哥表示, 雖然方法激進了點,但好在效果不錯,快1個多月了,小崽子現在每天只看30分鐘手機,剩下的時間手機碰都不碰

老父親「辣手摧花式」育兒有必要嗎?

本以為勛哥夠可以了,直到無意中刷到一位深圳爸爸,才不得不感嘆「強中更有強中手!」。

深圳一位爸爸為了整治兒子沉迷手機,愣是盯著孩子連續玩了17個小時!他表示, 「 從凌晨1點半開始算,玩到第二天晚上6點半,沒有休息。玩累了睡著了,就把他叫起來繼續玩!」。最后還表示,這個方法效果很好,兒子已經認識到了錯誤,還寫了保證書。

說實話,兩位父親「辣手摧花式」育兒,著實讓老母親有點驚嘆。翻了翻網友的留言,大多都對此表示質疑: 雖然魔法打敗了魔法,但有點過猶不及。

也有網友質疑:矯枉過正,有必要嗎?

不能否認,兩位父親的動機都是好的。防止孩子產生「成癮行為」,出發點肯定沒錯,但以暴制暴的方法,能否長期有效,有待商榷。

其實第一次聽完勛哥的「騷操作」,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始終覺得這個操作我只能: 動機上支持,行動上保留意見!

為什麼互聯網大佬不讓孩子玩手機?

雖然兩位父親的做法略顯激進,但手機對孩子的殺傷力,確實需引起各位父母重視。

見過不少父母,為了圖省事,直接丟給孩子一個pad或手機。殊不知,正是這一做法,直接摧毀了孩子的專注力。

西班牙權威神經心理學家,阿爾瓦羅·畢爾巴鄂 (Alvaro Bilbao)在《孩子的大腦》一書中提到, 孩子注意力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最開始會被刺激的物體或聲音吸引;慢慢地孩子學會以自發的方式集中注意力,而不需要刺激物;到最后孩子就能學會主動控制注意力,且長時間保持安靜。

使用手機和pad,卻直接將孩子的注意力調回了最初始狀態,讓孩子只對聲音、動作和光源等,刺激物做出反應。

阿爾瓦羅·畢爾巴鄂強調, 在人類的情感腦中有個「紋狀體」區域,這個區域對孩子興趣愛好影響很大,孩子沉迷手機刺激的就是大腦的這部分區域。

多年神經學的研究讓他發現,一旦孩子手機成癮就會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而 為數不多的能讓「紋狀體」忘記對手機熱愛的事情,就是「[毒·品]」和「賭博」!

這是非常殘酷的事,所以一旦孩子對手機深度沉迷,大腦很難將其踢出腦外。

這也就是為什麼,比爾·蓋茨和喬布斯兩位大佬,都曾在公共場合表示「家里限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原因。

比爾·蓋茨家孩子10歲之前是不允許接觸電子產品的,喬布斯則說自己12歲和15歲的女兒沒用過ipad。

你看,大佬們都嚴格限制孩子手機使用,我們有什麼理由對孩子放任自流呢?

所以,如果孩子已經有這方面的信號,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盡早干預,防止孩子進一步沉迷。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

最近優米有點過于依賴手機,老母親不得不找相關方面的書籍來學習。從孩子的行為心理學,到實操性比較強的工具書,各式各樣都有,最后總結了以下幾條比較實用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首先,多帶孩子去外面玩

很多孩子其實并不是非要玩手機,而是在家里無聊,這時 大腦就會給他一個「好無聊」的信號,這個信號如同「扳機」一樣,孩子一旦接收到信號就會立刻去尋找有趣的事。

玩手機是「最低成本」有意思的事了,長此以往,「一閑就玩手機」的習慣便成了孩子默認行為。

要想改變這種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他創造不一樣的環境,比如 帶他出去玩,接觸大自然,不給他觸發「扳機」的機會,「玩手機」的腦回路就不會加強。

所以,如果有空就多帶孩子去公園、博物館、體育場轉移下注意力吧。

其次,堵不如疏,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心理學上有個「 報復性效應」,指 在孩子的教育中,你越打壓某事,孩子就越容易反抗,形成報復性回應。

堵不如疏的道理,大部分人都懂,但孩子的自控力還未完善,我們又實在不放心讓他完全「疏通」,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機使用規則」。

比如我和優米現在制定了每天最多玩20分鐘手機的規則后,每次她拿手機,就會順手拿一個20分鐘的沙漏,沙漏一漏完,她就會主動關上手機。

需要注意的是, 當孩子完成一次規定時,我們一定要給與積極反饋,這樣孩子才會有動力進行下一次。

最后,孩子偶爾違反規則,也不要暴跳如雷

孩子畢竟是孩子,對于規則不會那麼嚴格的遵守。 如果你發現她破壞了規則,先別急著暴跳如雷,否則孩子就會破罐子破摔。

最好的辦法是,真實地表達你的感受。比如告訴他: 你這次沒有遵守規則,媽媽真的有點失望,甚至有點傷心,畢竟你之前一直做的很好。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嗎?

耐心詢問孩子原因,并表達出你的失望,孩子會感同身受。

接下來和孩子一起想辦法克服難題,再次使用手機時,她就會克制自己的行為。

讓孩子放下手機,真的不是簡單粗暴地吼一頓那麼簡單。這背后需要一整套科學理論的支持,包括孩子的習慣養成、大腦發育、行為重塑等等,以后我們一起加油吧~

今日話題: 你會和文中的爸爸一樣,讓孩子一次玩夠嗎?關于讓孩子放下手機,你有什麼小妙招,歡迎留言分享呀~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