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955字,閱讀約4分鐘)
前幾天,和朋友們一起帶著孩子去春游,看到幾個孩子站在一起,個頭卻相差那麼大時,我們不禁十分驚訝。
相同年齡段的孩子,個子有的居然能相差1頭,其中一個寶媽很著急地說:
「就屬我家兒子最低,我和他爸個頭不算矮, 可這孩子就是不見長,國中了還不到1米7,你說愁人不愁人。」
另一個寶媽聽后,同樣煩惱地表示:
「我家女兒這兩年漲得太快了, 腳長了2個碼,身高長了10厘米,才初一都1米68了,這也太高了,可別再長了,女孩子高了不好找對象。」
有的家長擔心自家孩子太高,有的呢又著急孩子不長個兒,可見,孩子的身高發育一直是家長尤為關注的話題。
由于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同,有的發育早,有的發育晚,只要孩子的身高增長在正常的標準值,那麼家長就不必太過于焦慮和著急。
★2023最新兒童身高標準來了,你家娃達標了嗎?
2022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一份通告, 自2023年3月1日起,《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正式實施。
這份參照標準非常的詳細,每個月都有相對應的百分位數值對照,看一下數值,家長們對于自己孩子的身高發育情況便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有些家長會發現,在每一個表格的第一行,都寫有p3、p10、p90、p97等字樣,這是什麼意思呢?
它代表的是百分比,像是p10就是10%的孩子,p97就是97%的孩子。
比如一個4歲3個月的孩子,身高為105cm,從表格中可以看出,這個數值處于p25和p50之間,那就是說,孩子的身高比同齡中25%的孩子高,但是比一半兒的同齡孩子略低一些,也就是身高在中等偏下一點。
這樣一對照,家長便心中有數了,也能夠為孩子后續的發育情況提前做出計劃和安排。
而在看到對照表后,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尤其是看到自家孩子處于下限或者是不達標時, 家長們的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不安,擔心自己孩子以后長不高,無法擁有大高個兒。
那麼,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包括遺傳、營養、運動、睡眠等多方面。想讓孩子擁有大高個兒,家長可以多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助力孩子的身高猛竄。
►遺傳的因素
身高具有遺傳性,父母的身高也是影響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統計學研究的一個粗略的身高計算公式:
女孩身高(cm)=[母親身高cm+(父親身高cm-13)]/2±6.5;
男孩身高(cm)=[父親身高cm+(母親身高cm+13)]/2±6.5
如果父母都很高,那麼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大的潛力長得高大;
而如果父母的身高并不理想,也不要氣餒, 從公式后面的±6.5可以看出,孩子身高的發育有一定彈性的空間。
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發育情況,那麼身高很可能-6.5厘米,而少長5厘米,在個頭上,可是有很明顯的差距。
如果通過后天的努力,將公式最后的加減符號變為+6.5,那麼孩子也是有機會逆襲的。
►合理的膳食
合理的膳食對于孩子的身高發育非常的重要。
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挑食、不吃青菜、愛喝飲料、喜歡吃炸雞和漢堡等情況。
當孩子出現了挑食的現象,那麼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而某種營養元素長期的缺失,也會影響到身體的正常發育,從而對身高的增高也是不利的。
蛋白質、鈣、鐵、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對于孩子骨骼的健康生長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父母在家庭日常的飲食中,可以多給孩子做一些營養豐富、搭配均衡的飯菜。
讓孩子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肉、魚類、豆類等;
多喝牛奶或食用奶制品,以獲得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
同時也要注意食量的控制,少吃多餐,避免糖分和油脂的過多攝入。
「民以食為天」,食物能夠為我們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豐富的營養,這些都是身體發育的關鍵。
所以,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飲食,既要做到營養均衡又要避免營養過剩。
►適當的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刺激骨骼的生長發育,對于孩子身高的增長,有很大的幫助。
建議孩子每天抽時間進行一定量的體育活動,像是跑步、游泳、跳繩、跳遠、打籃球等,這些活動在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骨骼和肌肉力量的同時,也在幫助身高的發育。
●保證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對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和身高發育都非常的重要。
生長激素在夜間發育達到了頂峰,建議孩子每天保持8-10小時的睡眠時間,盡量9點前入睡,可以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有助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長發育。
●減少壓力
過度的壓力,也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
建議家長盡可能得為孩子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成長環境,避免讓孩子干過重過累的活兒或者給他們負面的心理壓力。
同時, 家長也要適當地引導孩子,讓他們放平心態、輕松應對。及時處理孩子的壓力和情緒的問題。
辣媽語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多關注孩子的身體變化,及時調整孩子的飲食、運動和生活方式,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后盾。
家長們,你家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