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春光,大家是不是都按耐不住想要帶娃出去耍的心情啦?
春天是帶娃去戶外玩耍的好時候,春風溫暖、花開爛漫,一到周末就能看到很多爸爸媽媽帶著寶寶出去玩,別提多開心了!
戶外玩雖好,娃兒們的 安全問題也不可掉以輕心。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帶娃出門玩,可能容易忽視的 【戶外風險】,爸媽速看!
風 險 1
放 風 箏
帶娃 放風箏 這項春季傳統保留項目,沒想到卻 「暗藏危機」!
在網絡上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 被風箏線傷到 的新聞。
幾年前,在無錫某些公園廣場上,接連有3名兒童在放風箏時,被風箏線「割喉」。
微博@無錫新媒體
放風箏有安全隱患,帶孩子出去玩如果周圍有正在放風箏的也容易造成危險。
去年有一則新聞沖上微博話題,一名男童和家人在公園放風箏時,被其他小朋友放風箏的線割傷脖子,慶幸的是,沒造成生命危險。
微博@齊魯晚報
上海市金山消防曾做過關于風箏線殺傷性的實驗,足以證明: 這細細的、不足為奇的一根風箏線,真的能要了命!
無論是內心柔軟的香蕉;
@上海市金山消防
還是表面脆硬的蘋果,只需要一根小小的風箏線就能輕松獲得「兩半兒」;
@上海市金山消防
又軟又韌的肉類也能瞬間被KO!
@上海市金山消防
在微博上還看見過一位網友分享的實驗, 只要速度足夠快,一根細細的風箏線,甚至可以「切割掉一輛車」! (擋風玻璃以及車身表面鐵皮)
殺傷力指數如此之大的風箏線,帶娃出去玩的一定要注意▼
◆ 如真要放風箏,要選擇空曠少人的場地,不要扎堆放風箏,更不要讓孩子追著風箏跑,疏散圍觀的孩子們;
◆ 大風天,不要帶娃放風箏,并且家長給孩子放風箏的時候,不要放太高,距地面20米即可;
◆ 告訴孩子,在遇到風箏飛向自己的時候,掉頭反方向躲避;
◆ 帶娃去公園或廣場等場所,遠離放風箏的人,不要讓孩子單獨跑鬧玩耍,大人要跟緊孩子。
風 險 2
健 身 器 材
小區的健身器材大多都成為了孩子們玩耍的地方,但要注意的是: 健身器材能不能健身分人,但「傷娃」卻是真的!
就拿深受孩子們喜歡的 「腳踏蕩板」 來說,因為它的尺寸是依照成年人的人體工程設計的,對小孩子們來說可能會「尺寸過大」。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但聰明的娃們不會放棄對它的喜愛,而是選擇 坐在腳踏上享受蕩秋千的快樂。
好玩是真好玩,危險也是真危險! 孩子在玩蕩秋千的時候,手會扶在兩邊的擺柱上,一旦擺動起來, 孩子的小手就會有被擺柱中間夾角縫隙夾住的風險。
早前就有過一個新聞,廣東佛山一位4歲男孩在健身器材上玩耍, 不慎夾傷手指,導致左手無名指節骨粉碎。
@佛山本地資訊
安徽宣城,孩子腿被健身器材卡住;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四川內江,一男孩玩耍時不慎頭被健身器材卡住......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小區內的健身器材大多沒有詳細地「使用說明」,并且它 不適合作為孩子們玩耍的設備,也不是家長們的「帶娃神器」!
帶孩子在小區遛彎陪玩本是件利于身心的好事兒,可千萬不要因為家長的掉以輕心,變成坑娃的大事兒!
平時遛娃,要打起120分精神,注意看顧好自己的娃。
風 險 3
滑 滑 梯
孩子們的游樂常青樹非「滑梯」莫屬,只要有滑梯的地方就會看到一大波紛涌而至的 「小迷弟、迷妹們」 。
孩子們玩得開心的同時,也要意識到其中危險。
孩子在玩滑梯的過程中,即使有大人看護,也很容易出現問題, 輕則扭傷,重則會導致骨折!
比如小一點的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抱著滑滑梯,或者是大一點的孩子抱著小一點的孩子一起滑滑梯,都是 容易造成骨折的隱患。
@看看新聞Knews綜合
現在天氣暖和了,陽光也越來越刺眼,金屬材質的滑梯,在太陽的照射下, 表面溫度超高,是一經觸碰可能會燙傷的級別。
即便是 塑料材質 的滑梯,在成天的陽光暴曬下,可能也 會被曬出有毒氣體 。
還有一些調皮的娃,在滑梯上玩著玩著就解鎖出 花式玩法(作妖):
頭朝地倒著滑、躺著滑、蹲著滑,姿勢千奇百怪 ,但肯定的是,每一種都有很大的危險系數。
陪孩子玩滑梯,這些危險也不得不防!
◆ 在帶孩子玩滑梯的時候,即便孩子害怕,也不要讓他坐在你的腿上,你可以在旁邊時刻看著,千萬不要低頭玩手機;
◆ 玩滑梯之前要留意一下游樂設施是否有年齡或身高限制,有的話需要嚴格遵守,避免危險發生;
◆ 讓孩子和自己年齡、身高、體重差不多的伙伴一塊玩,降低因為推攘發生的危害;
◆ 不要讓孩子倒著、躺著等奇怪姿勢玩滑梯,從滑梯下來要及時引導孩子迅速離開,防止上面的滑下來的孩子在一起發生沖撞。
風 險 4
地 下 車 庫
無論是帶娃在小區里還是商場等地的 地下車庫時,都要看護好自己的孩子!
不要因為你看此處正好沒有車就默許孩子四處亂跑或者站在非安全地帶。
看過這樣一則令人惋惜的事件,在某地的地下車庫,一位媽媽和2歲的寶寶站在減速帶處等著丈夫停車。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誰料想一輛越野車朝著母女倆的方向超速駛出,寶寶因被車碾壓遭遇不幸。
地下停車場內危險四伏,像一些停車場入口也是一個重點「險區」。
看過一個視訊,這個孩子是在自家小區的停車場入口處玩耍,卻因為駛入汽車的盲區,被瞬間碾壓。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 千萬千萬不要帶孩子在地下車庫長時間逗留、玩耍,也切記不要讓孩子在停車場附近玩耍打鬧,尤其是小區停車場的風險最大;
◆ 其次,我們大人在開車之前,可以先行繞車一周檢查下,以防意外的發生。
無論帶孩子去哪里玩,都要謹記: 玩的方式千千萬,安全才是第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