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指父母對子女寄予厚望,表達了父母盼望子女成材的迫切心情。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和發展是好事,但有時候父母如果過度要求孩子,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前幾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一段綜藝,這是一檔觀察孩子學習生活的綜藝,其中一名女孩丁丁和媽媽的日常相處引人深思,不少父母看到后都開始反思自己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是否合適。
視訊的開頭丁丁正在書桌前寫作業,而媽媽則在一旁不停的「教育」孩子,「媽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就希望你能出人頭地,媽媽不希望你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只希望你能改變自己的生活」,說到動情處媽媽甚至還眼含熱淚。
看到這里可能大家會覺得也許是丁丁不聽話,考試沒考好,媽媽生氣了才會如此。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丁丁不僅乖巧懂事,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秀,在學校里成績一直是全校前三名,獲得的獎狀和證書可以鋪滿一大片地板,但丁丁的媽媽依然覺得孩子不夠優秀。
丁丁夢想成為一名舞蹈家,每次上舞蹈課丁丁都十分認真刻苦的聯系,但媽媽一直覺得丁丁練習不認真,并且耽誤學習。聽到這位媽媽說她的女兒平時都是一邊壓腿一邊看書,丁丁的媽媽瞬間覺得打開了新思路。
舞蹈課上老師僅僅是指導了一下丁丁的動作,媽媽就直接把丁丁叫出來當面批評,覺得丁丁不認真,不如干脆不要學舞蹈。看到丁丁B+的試卷,媽媽直接批評丁丁:「B+什麼都不是」,仿佛丁丁的一切優點媽媽都看不見,永遠覺得孩子不夠優秀。
最后在媽媽一句又一句的「媽媽這一切都是為了你」中,丁丁終于爆發,表示不喜歡媽媽,希望媽媽下班別回家......
看到這里我關了視訊,不忍再往下看,僅僅是短短的一段綜藝,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丁丁平時的絕望和壓抑,媽媽說一切都是為了丁丁,但似乎又不是。
不少網友看到這段綜藝后,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媽媽的教育太壓抑:「很好的反面教材,打壓式教育,只感動了自己可憐了孩子」,「真的有點窒息啊,原來還有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媽媽」,「這麼優秀的孩子還要怎麼樣,真怕孩子最后極端了」。
確實,每個時代不同,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的現象,除了校內的學習,孩子還要上各種興趣班、補習班,連周末也不能休息。面對如此繁重的學習壓力,如果家長還是一味的施壓、抱怨,不僅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會有反作用。
那麼為了幫助孩子緩解壓力,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多陪伴孩子
現在不僅父母的壓力大,起早貪黑忙著賺錢養家,孩子平時白天要上學,晚上回家又要馬不停蹄的寫作業,導致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時間少之又少。因此,希望家長們平時再忙也要抽搐時間陪伴孩子,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促進親子關系。
2、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孩子平時上課基本上是學校和家兩點一線,加上繁重的學習、課業,讓孩子承受著這個年紀無法承受的壓力,確實需要多放松放松。
家長平時應該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比如周末帶孩子爬爬山、去海邊走走、逛逛公園等,幫助孩子排解壓力,同時還可以增進親子關系。
3、作息規律
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固定的時間學習、運動等,一旦形成習慣就可以拒絕90%的不良壓力。家長平時也可以多帶孩子做運動,運動可以使人放松心情,保持精力充沛。
4、均衡營養
孩子正處于長身體的時候,家長平時課業傷身費神,更需要均衡的營養攝入。家長平時可以以周為單位,制定一個膳食表,保證營養搭配,補充好體力,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壓力。
關于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系。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愿意核實并更正。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