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旅行風光
育兒分享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装修
奇聞趣事
趣味測試
心靈語錄
創業職場
生活小妙招
軍事
设计
動漫影音
酷車
明星
獅城資訊
情感百態
科技遊戲
養魚
毛孩
全部
    
愛發脾氣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孩子發脾氣也是一種學習
2023/04/10

很多時候父母都會對孩子的情緒發洩感到力不從心。沒有人願意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當然也沒有人願意看到孩子歇斯底里地發飆撒潑鬧脾氣,但是,小朋友們總有各種各樣的方法,讓父母笑不出來抓狂甚至崩潰。

舉個例子,在公眾場合一言不合躺倒在地大哭大叫。遇到這種情況,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會怎麼做呢?是大聲嚇止,使用暴力(無論是語言還是肢體),還是強忍住內心的怒火和窘迫,冷靜應對?

作為家長, 我們要容許壞情緒的存在,即允許孩子發脾氣。

孩子愛發脾氣,說明他感知情緒的能力很強,對人事物能做出快速回饋。而情緒感知能力是高情商的基礎。

會發脾氣的孩子,更懂得自愛。一般來講,情商高的孩子,懂得控制情緒,討人喜歡。但如果因此而委屈自己,是得不償失的。發脾氣,表明「不迎合不服從」,表明「我很重要」,是孩子確立自我、自尊的重要環節。

另外,研究表明發脾氣能讓孩子更專注更高效。當一個孩子被壞情緒阻礙時,他會很焦慮,正在做的事情難以完成。如果能得到有效釋放,他便能理清思路,重新開始。

正如兒童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拉博士所說: 「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發脾氣才是。」

然而,在生活中我見過太多的媽媽,包括我自己,面對孩子發脾氣,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停下吧!」

我們要麼妥協,他要啥給啥,說啥是啥;要麼以暴制暴,用更多的控制來回應他們;要麼冷淡處理「你鬧吧,累了就不鬧了」……但無論哪一種都談不上是好辦法。

妥協讓孩子覺得通過哭鬧我就可以得到一切,長此以往,孩子表達需求的方式非常單一,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冷處理可能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形成討好型人格。以暴制暴更不用說,如果暴力能解決育兒問題,那所有的教育家都沒有存在的必要,說到底,這只是無可奈何。

哈佛大學講師、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Susan David曾經提出:

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Emotional Agility (情緒敏感力)。而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

也就是說,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如何回應,直接影響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所以,我們到底該怎樣做呢?

面對不懂事的孩子,我們怎樣才能將他每一次發脾氣變成培養他高情商的機會呢?

在這裡,包媽給你支個招:

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不要消極阻止,而是要積極地溝通和複盤,理解並疏導,久而久之,孩子知道如何應對情緒,就已然是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首先:理解、接納孩子的脾氣。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很多時候,他是在向大人們發出「我無能為力,我很沮喪」的求救信號。遇到壞情緒,孩子不知道怎麼辦,他很慌張,而哭鬧是最容易的表達方式。

我們一定要理解、接納孩子的無助,引導他們認識到壞情緒並不可怕,它也是合理的存在。「受委屈了吧」、「媽媽理解你的感受」、「一定很疼吧」……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認同,他的情緒就能恢復平靜。

其次,引導孩子描述情緒,表達感受。

當孩子情緒趨於平靜後,我們要説明孩子認識情緒為何物,引導他用語言、肢體、表情描述情緒,說出來。不要養成「哭鬧是唯一的情緒出口」的觀念,培養他從各個維度表達情緒的能力。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他才能從容不慌張。

再者,教會孩子應對壞情緒。

我們不太可能為了教孩子應對壞情緒,再去複現壞情緒的發生場景,但我們可以找到類似場景的遊戲,陪他們玩,並在情緒節點告訴他們:不要慌張,不要害怕,媽媽在你身邊,你只需要用XX辦法就能解決。

當孩子在你的指導下,順利解決遊戲中的困難,對在某種負面感受下如何行動有了感知,有了記憶,以後他便能從容應對這種感受,成為一個善於和情緒做朋友的孩子。

Wendy媽咪有話說:

孩子在發脾氣的「情緒巔峰」時,真正需要的不是制止或者教導,而是陪伴與共情。

不需要太多的語言,蹲下身,柔和地說出孩子的想法,生氣的原因,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同時擁抱他。孩子會更好地理解和認知情緒,更加信任父母和家人。

你家的小朋友愛發脾氣嗎,你是怎樣應對的?


高明的領導:一不管人、二不做事、三不罰款!打造高效團隊只抓5條
2023/06/06
如果你不想上班了,建議你清算5筆賬,瞬間清醒
2023/06/06
領導想辭退你,不會明說,而是會采用「這3種方法」趕走你,很陰暗
2023/06/06
職場上,出現這10個信號,說明領導非常信任你,已經把你當成心腹
2023/06/06
上司安排工作時,回復「OK」和「收到」風險高!學會4種說法更靠譜
2023/06/06
職場要想走得順,就得具備隨時「翻臉」的能力
2023/06/06
存在4種行為的領導,越干越累得不到尊重,必定很難服眾
2023/06/06
下等人踩人,中等人擠人,上等人這樣做!
2023/06/06
面試官:同事欠你500元怎麼要回來?求職者機智回復被成功錄用
2023/06/06
沒技術、沒學歷的人適合這3個工作,只要能吃苦,一樣能月薪過萬
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