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給寶寶添加輔食,這4個做法看似好,實則對寶寶不利,家長要早知
寶寶從吃奶到吃飯,中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添加輔食,一般情況下,從寶寶六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一直持續到寶寶三歲,這個階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做得好不好,對寶寶的影響很大,關系到寶寶的健康和發育。
表姐的孩子樂樂現在五歲了,每次吃飯還需要大人喂,如果不喂的話,不僅吃得慢,還一直掉飯。對此表姐很苦惱,經常羨慕別人家的小孩,整天對樂樂說:人家孩子才三歲就會自己吃飯了,你看看你現在多大了連飯都吃不好,還要喂飯,氣不氣人!
其實樂樂這樣,和家里的大人脫不開關系,在添加輔食期間,表姐或者奶奶總要伸手喂,結果喂久了,孩子習慣了,等大人不想喂了之后,孩子不習慣了,表現出吃飯慢吞吞的,還吃不好。
可見添加輔食期間,家長的一些做法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注意了:給寶寶添加輔食,這4個做法看似好,實則對寶寶不利,家長要早知!快來看看吧。
一、總要伸手喂飯
寶寶在添加輔食期間,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增加營養,也是寶寶學習吃飯的一個過程,那麼起初添加輔食,寶寶肯定會做不好,比如餐具用的不熟練導致吃得慢;咀嚼能力差導致吃得慢;餐具用不好總是掉飯。
家長要給寶寶學習的機會,別一出現吃不好的情況,就著急地伸手喂,這麼做會剝奪寶寶學習吃飯的機會和興趣。不然喂多了,寶寶習慣了喂,就不喜歡自己吃了,也對吃飯這件事沒興趣。
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寶寶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會自己吃,到時候再多的抱怨都沒用。
二、寶寶邊看動畫片邊吃飯
對于吃飯,到了飯點,不管餓不餓,只要飯在面前,我們都會專心地吃完,而寶寶并不會這麼做,時常會被一些事情打擾。于是有些家長就會讓寶寶邊看動畫片邊喂飯,寶寶不再被別的事情打擾,喂一口吃一口。
這麼做看似很好,實則對寶寶很不利。一方面這麼做會讓寶寶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另一方面可能會出現一不小心喂過量的情況,很傷脾胃,所以不建議這麼做。
為了寶寶好,家長要定規矩,并且要以身作則,吃飯的時候什麼也不看,就專心吃飯。
三、習慣給輔食中加鹽
寶寶的輔食沒有味道,對于家長來說根本吃不了,于是家長自以為寶寶不好好吃,可能是輔食沒味不好吃,就會加鹽調味,慢慢地越加越多,很早就讓寶寶吃大人飯了。
這麼做非常不好,看似是對寶寶好,實際上對寶寶很不利。因為過早地給寶寶吃鹽過重的食物,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家長別不當回事。
寶寶一歲前最好一點鹽都不吃,等過了一歲后再少量加鹽,最好越清淡越好。
四、習慣性讓寶寶多吃
有很多家人總是習慣性讓寶寶多吃飯,有時已經吃不下了,還要硬逼著吃,非得吃到家長認為滿意的程度。這麼做并不好,寶寶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情況,身體質量差了,還會耽誤發育,容易生病。
給寶寶添加輔食期間,要避開過度喂養,當心對寶寶不好。
添加輔食看似容易,實際上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家長要細心一點,讓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