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孩子上幼兒小班時,在兒童醫院查出智商低,有沒有補救的方法?

孩子上幼兒小班時,在兒童醫院查出智商低,有沒有補救的方法?
2023/03/17
2023/03/17

導讀:對于父母們來說,最害怕的就莫過于自己的小孩身上有不好的問題發生,而相對于一些外在的疾病表現來說,更不可查的還是孩子智力方面的問題。很多孩子智商上可能有不良的發展,但往往在早期都難以察覺,到了上學的時候才能有所顯露。

之前就看到有一位家長的求助貼,我家的孩子從上幼兒小班時,就在兒童醫院里檢查出智商水平低下,平時的學習成績也非常差,難以跟上老師的教學速度。為了孩子以后的學習生涯,有沒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呢?

對于一些行為能力發展正常的孩子來說,有智力缺陷往往都是在學齡階段才會被發現,但在這里我們需要分清楚的一點就在于: 小孩子的智商并不能與智力完全畫等號。 因為智力表現出來的更多是屬于基因遺傳方面的問題,而智商更趨向于孩子日常行為的水平檢測。

而在我們現有的人為測試中,大多都孩子智商水平測試為主, 主要就是通過分析孩子的行為反應、事物認知、思維邏輯等方面的表現來間接了解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 然而,在孩子的實際情況中,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智商測試的準確性:

1、日常事物的認知范圍

孩子最開始的認知往往都是來自于日常生活中家長的引導和培養,有的孩子家長可能平時比較忙,還在的引導教育上的工作比較欠缺, 這就導致孩子認識的事物比較有限,那麼在檢測中認知水平也會偏低。 但不認識,并不等于認知水平低,更不代表智商低。

2、小孩的性格差異

對于一些性格比較內向,興趣愛好比較單一的小孩來說,在檢測結果中就常常可能會反映出智商水平低下的結果。 但這背后其實就是孩子性格差異、興趣差異導致的,而與孩子的智商水平無關,要是到孩子感興趣的內容上,反而會表現出高智商水平的結果。

3、環境及人的行為影響

有的小孩子可能會對醫院的環境、某一位檢查的醫生表現出一種抗拒、回避的心態,因 此在檢測的時候配合度、積極性可能也會比較差,那麼也會影響到最終的評估結果。 所以,醫院的智商檢查也并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智力水平,有時候不同的檢查結果出來可能都不一樣。

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的智力水平會受到后天培養的營養, 他們的智力水平是會不斷變化的,可以的培養思維、邏輯能力后,也會表現出高的智商水平。 那麼,父母們在面對孩子智力水平低下,無法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影響到了日常學習該怎麼辦呢?

·改善家庭教育環境: 對于幼齡兒童來說,最佳的學習培養環境還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所以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耐心, 根據孩子的個人認知水平來慢慢一點點培養。去改善孩子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增強孩子的接納和社交能力,拓展孩子的學識范圍。

·刻意訓練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 孩子的高智商水平往往體現在在超強的思維邏輯能力上,而這也可以通過后天的刻意訓練來習得和增強的。平時家長可以陪孩子 玩一些智力游戲、引導孩子去做一些邏輯訓練,激發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 這樣孩子的智商水平也會慢慢提高。

重要提示:小孩的智商水平并不能代表先天的智力水平,孩子的認知范圍、性格特點以及環境、人員行為等,都會影響到智商水平檢查結果的高低。在孩子后天的教育培養上,家長可以嘗試通過改善家庭的教育環境,刻意訓練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來提升孩子的智商水平。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小孩,平時會讀什麼課外書?歡迎留言討論。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