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有時候真的讓父母崩潰,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小雨已經上國中了,平時學習還不錯,小考都是年級前10名,可是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一到重要考試,總是考砸,成績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能跌到百名以后。
小雨父母是國中老師,都很在意孩子的成績,他們非常擔心孩子中考時考砸。于是想盡各種辦法,想讓孩子提高心理素質,在大考中能保持狀態,正常發揮。
後來一個從事心理工作的朋友對小雨父母說,這可能是孩子的一種「被動攻擊心理」,他在故意考砸,以此來和父母做對。建議小雨父母不要再盯著孩子學習了,放手一段時間。
小雨父母經過再三考慮,答應放手一段時間試試,沒想到這一放手、孩子反而比以前好了,結果中考發揮的不錯,考上了理想的好高中。
聽到小雨的事,讓我想到了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
齊明月表面上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學霸,他從小到大的成績都不低于前五名,可 高 考 發揮失常,沒有考中母親想讓她考的學校。
時隔幾年,在和母親的爭吵中,齊明月終于說出了考試失利的原因,原來她為了能上自己喜歡的大學,故意少填了一張答題卡,就是為了不上母親給她選的大學,不當律師,她用故意考砸這種方式來想擺脫母親的控制。
我想不管是哪個父母,聽到這樣的 真 相,遇到這樣的孩子,都會震驚和崩潰吧。
可是,孩子為什麼會不惜自己的前途,用故意考砸的方式和父母作對?這是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明明有那個實力考高分,為什麼要故意考砸?或許我們能從劇中齊明月和現實中的小雨身上找到答案。
就拿齊明月來說,在母親甚至朋友面前,他一直都是乖乖女的形象,但她的內心卻充滿了叛逆和反抗。
齊明月母親對孩子一直都是高要求,在母親心中的只有 第 一 名才是實力的體現。就算齊明月的成績在外人眼中已經算是學霸了,母親也從來沒有給過齊明月鼓勵,而是一味的否定。就連點菜、挑選衣服這樣的生活小事,在母親眼里,齊明月都是不行的。吃飯點菜的時候,母親實行霸權主義,齊明月想吃的菜反而不點,給齊明月買衣服時,母親不管齊明月喜不喜歡,說買哪件就買哪件。
母親給她規劃好了選什麼專 業、上什麼大學,畢業后考公 務 員,進什麼單位,可以說母親為齊明月操碎了心。
可是當得知 真 相 時,母親崩潰大哭,覺得自己對孩子的付出到頭來成了笑話,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那個母親以為的乖乖女說自己從小到大自己擅長的事就是「撒謊」。
不得不說齊明月母親的教育方式確實存在問題,包辦太多,總是打擊孩子,干預孩子自己的選擇,導致了孩子不得以故意考砸來反對母親對她的安排。
前面提到的小雨也是,每逢大考就考砸的原因是,他對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不滿,但又無法改變父母,于是就有了反抗,你們在乎成績,那我偏偏就不考好,看你們能拿我怎樣。
故意做錯一件事,故意在把成績考砸,因為搗亂、因為考砸被批評反而會得到一種滿足。這些都是典型的「被動攻擊心理」。
這種心理就是用負面的、惡劣的、隱蔽的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以此來「攻擊」令他不滿意的人或事。
這種心理其實是不健康的,孩子不能用恰當的,更有益的方式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而是采取這種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的,將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使自己心里獲得某種平衡。如果不及時糾正孩子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很有可能將這種針對父母的被動攻擊心理演變成比較惡劣的人格心理。
父母的教育方式、育兒理念決定著孩子的成長,一般出現被動攻擊情況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會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一、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父母對于子女都有著美好的期望,覺得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不一般,事事要求孩子要做好,要比別人強。
父母對孩子過高的要求和期望,會讓孩子背負巨大的壓力。
父母對子女有期待是正常的,合理范圍內的期待是督促孩子發展的動力。但如果父母對孩子缺乏了解和理解,只是一味地高期待,而且這種期待超過了孩子的承受范圍,就會產生負面影響。
二、對孩子的控制欲非常強烈
就像齊明月的母親,生怕孩子遇到任何挫折,于是希望盡可能的安排孩子的一切。可是卻忽略了,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愛好、理想和規劃。
吃飯、穿衣、工作、學習,父母都要控制和干預,孩子已經長大了,這樣的控制只會加速孩子逃離或者叛逆的想法。
三、不允許孩子表達對父母的不滿
「我都為你把一切安排好了,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這是父母的想法,可對于孩子來說,正是這種安排讓孩子厭煩,甚至喘不過氣。
很多父母以孩子聽話為驕傲,他們認為孩子聽話是優點,其實太聽話的孩子內心都有一個壓抑的自我。
以上三個共同點結合在一起,會讓孩子感到窒息,并對父母產生深深的不滿,從而產生被動攻擊行為。
因此,要去除孩子故意「考砸」的行為,就需要我們父母做出改變。
首先,適當放手。
父母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基本的底線,然后讓孩子自己去規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孩子的成長需要空間,人生沒有白走的彎路,怎麼走都會收獲成長。
其次,營造良好的家庭溝通氛圍。
如果孩子和父母說件事,還沒說完,父母就開始說教,開始斥責孩子,那以后孩子有什麼話就不會再和父母暢談。
父母要注意自己家庭中的溝通氛圍,要保證孩子在家里可以直接對父母表達情緒和不滿。如果孩子心中有不滿,家里卻又禁止表達,那麼孩子就會采用「被動攻擊」的方式表達出來。
總之,要避免孩子用故意「考砸」來和父母做對的辦法就是:做個理解孩子的父母,遵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為自己做主,為自己負責,允許孩子有不同想法和意見,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