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師生同考,家長看不下去了:悲乎哀哉,這是對老師最大的不尊重!

師生同考,家長看不下去了:悲乎哀哉,這是對老師最大的不尊重!
2023/03/09
2023/03/09

3月是萬物復蘇的時節,更是新學期的開始,對于高三的同學而言, 這個學期雖緊迫,但也彌足珍貴。

誓師大會過去后,學生才得以靜下心來安心備考, 最后這三個月,大考成了家常便飯,一沓沓試卷,記錄著學生們全部的努力和青春。

安徽六安, 一名年輕老師監考了一場特殊的考試,坐在教室里的,是70多名高三的老師,擺在桌面上的,是中年教師的標配——泡茶杯。

師生同考,家長看不下去了:悲乎哀哉,這是對老師最大的不尊重!

據悉,這場特殊的考試, 是為高三教師所舉辦的「師生同考」,老師和學生一起考試,試卷內容和考試時間,都和學生的要求相同。

這些老師也很快融入到了考生的身份,自覺收好其他物品,向后傳遞試卷,嚴肅認真地對待這場考試, 桌椅過道還有流動監考的「老師」。

師生統考并非首例,也并不罕見,最早是由哪所中學開創,已經無跡可尋了,在十幾年內,不少地區的中學都采用過這種考核方式,河北衡水地區尤甚。

但這種模式存在了多久,就遭到了多久的非議,對于這種考核方式,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的態度各不相同。

學生自然覺得新鮮,同時也保留一些期待:這些平時要求自己這不能錯,哪不該丟分的老師,輪到他們自己答卷,又是否能打滿分呢?

而學校的觀點始終比較一致,和安徽這所中學的回應一樣,學校認為:通過特定的時間考試,能讓老師更切身地感受到,學生在實際考試中,會遇到哪些問題。

無論是思路還是答題節奏,老師從學生的角度去體驗,才能深入思考, 對于后續的講題答疑,也會起到不小的幫助。

而教師對此事的心態則比較佛系:考試緊張還是有的,但如果是對教學工作有幫助的話,那也值得一試。

教師的佛系心態也充斥著無奈,有些學校領導在做決策的時候,并不會事先詢問教師的意見,因此與其抱怨再惹非議,倒不如聽天由命來得實在。

師生同考問題中,家長的建議最中肯

令人意外的是, 對師生同考意見最大的群體,竟然是家長。通常來說,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更多,可歸根結底,是因為某些學校把矛盾推給了學生和家長。

但明事理的家長,并不會一味地站在老師的對立方,尤其是和教學工作直接相關的問題,反對教師就意味著把學生的教育棄之不顧,家長不會那麼傻。

多數家長認為:師生同考的模式, 雖確有益處,但從整體角度來看,弊大于利,并不適合推廣運用。

有家長直截了當地指出:師生同考, 是對教師群體最大的不尊重,是教育隊伍的悲哀。

也不怪家長情緒激動,師生同考,往小了說,是給教師增加工作量和工作負擔,往大了說,會損害老師在學生心中的權威,對教師今后管理學生,產生更多的阻礙。

尤其是高三的試卷,題目難度大、題量也不低,三大主科,數學有壓軸題,語文英語還有作文壓著, 就算一線教師,也幾乎不可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拿到滿分。

但拿不到滿分的教師,未必教不出滿分的學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未不必賢于抵制。這個道理古人早就有告訴我們了。

教育的最終目的,也并非為了拿滿分,教師的工作重點,是教會學生解題思路,鍛煉學生解題效率,從不是教會學生怎麼拿滿分。

老師和家長心知肚明,但卻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有些學生心智不夠成熟,一旦發現教師也拿不到滿分, 就等于丟掉了教師在他們心中的 「權威」,對教師也就缺乏了信任。

寫在最后:

這不僅會導致學生不服教師的管教, 個別叛逆的學生,會逆著教師來,對自己的三觀養成和成績提升,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四方各執己見, 但最終下決策的還是學校領導,筆者看來,家長、老師的建議都很中肯,校領導在下決定前,應該聽取這些不同的聲音。

筆者以為,師生同考既有好處,若學校領導想保留這些好處, 就應該盡可能減輕負面影響,比如考試私下進行,不向學生公開教師的成績。

但無論如何調整, 享受好處的都是學生,就算保住了教師的權威性,也改變不了給教師平添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的事實。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