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天下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娛樂時間 與您一起分享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10個字。
6年前一位叫做顧少強的女教師,寫下這10個字,辭去了很多人心中的鐵飯碗工作,為的就是去感受不一樣的人生。
那年,顧少強35歲。
35歲,在很多人眼裡是要安定的年紀,但是顧少強卻打破了這份安定。
她辭去了工作11年的教師崗位,開啟一段未知的旅程。
一些人說她勇敢、有勇氣。
但是更多的人都在說她傻、做事情不顧後果,還預測她一定會後悔的。
可顧少強卻沒理會那些閒言碎語。
其實,顧少強寫這封辭職信的時候,很單純,就只是覺得在一個崗位呆了11年,這個經歷已經非常圓滿了。
人生這麼長,不應該就一直被捆綁在一個地方,可以開啟新的旅程。
其實她自己都沒想到,會因為那10個字,火起來。
火起來後,有不少廣告商找到顧少強,有人開出 100萬的天價廣告。
甚至有專業的騎行團隊找到她,說要資助她實現理想...
但是這些她都沒有接受。
她很感謝這些贊助商能想到她,但是她希望的是大家首先找到她的前提是認可她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因為那10個字的光環。
在拒絕了所有的贊助後,她只帶了一個行李箱和少數的現金,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而辭職後的第一站,就是成都。
為什麼是成都呢?
這一切都要從一個美麗的邂逅開始說起。
在顧少強辭職前,她曾經去大理的一家咖啡廳當義工。
每天除了幫老闆打掃以外,剩餘的時間,顧少強就是對著大理的山和水發呆。
這裡四季如春,天高雲闊,沒有煩惱,是夢裡的世外桃源。
那段日子顧少強過得無比瀟灑自在。
有一天,她在美麗的客棧裡聽著《山丘》這首歌: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丟」
歌曲在不斷的迴圈,前方的景色也讓人著迷,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出現在了顧少強的眼中。
是一個挽著髮髻的男人,氣質倒是跟大理很相符。
顧少強前去給這位客人倒茶水的,或許是因為太緊張了,又或許是因為冥冥中註定吧,那首《山丘》不小心功放了出來。
她趕緊道歉,但是沒想到對方卻對她說: 「這首歌能再放一遍麼,很好聽。」
就這樣,《山丘》的旋律在這個風花雪月的地方迴響起來。
隨後的日子裡,這個男人總會來咖啡廳裡,大多數的時間是談事情,但閑下來他就靜靜坐在那裡看書。
仿佛周圍的一切嘈雜都與他無關。
直到有一天,這個男人主動要了顧少強的聯繫方式,他說這是他最後一次來這個咖啡廳了。
就這樣兩個人交換了聯繫方式。
這個男人叫做于夫。
沒過多久,顧少強的假期結束了,回到鄭州繼續工作,雖然她和于夫分隔兩地,但也成了 「網友」。
兩個人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話題,越聊越起勁兒,發現世界上原來有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
不到兩個月,兩人便確定關係,並開始為未來籌畫。
這也是顧少強想開啟一段新人生的契機。
當時35歲的她還一直處于「單身」狀態,很多人都勸說過她,讓她湊活湊活找一個人過日子。
但是她卻覺得一輩子就這麼長,一定要找到那個屬于你的「有緣人」才可以。
這不,緣分來了擋都擋不住,雖然有些晚,但卻讓人感到幸福。
顧少強也想為自己的未來拼一把,于是她和于夫兩個人一商量,決定一起開啟新的生活。
于夫迅速轉讓了成都的髮廊的店面,顧少強決心辭職。
就這樣顧少強來了一場 「說走就走的旅行」。
但是到了成都後,兩個人的交流反而少了,這讓顧少強很鬱悶,一氣之下,她離開了成都,開啟了自己的旅程。
旅行中,看到身邊的美景,她還是會想到于夫,她知道自己還是放不下。
于是就給于夫打了一個電話: 我想回去了。
于夫只說了3個字: 我等你。
就這樣兜兜轉轉兩個人還是選擇在一起。
在一起後,他們的愛情就從成都開始,一直延伸到了全國各地。
兩個人就這樣沒有目的的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四個多月的時間,他們都沒有離開過彼此。
雖然認識的時間並不長,但有時候緣分就是這麼妙不可言,一旦遇見了,就是一輩子。
就這樣,2015年7月6日顧少強和于夫登記結婚,定居在了成都。
定居成都後,兩個人也沒停下腳步。
有一次在成都附近一個古鎮轉悠時,于夫問顧少強: 你覺得這裡怎麼樣?
顧少強說: 「很好啊」。
這裡是很好,依山傍水,雖然遊人絡繹不絕,但卻感受不到嘈雜,在這裡心都可以瞬間安靜下來。
顧少強本以為于夫只是單純的問她的感受,誰曾想于夫聽到她的回答後,直接說: 「那就留下來吧。」
就這樣兩個人決定在這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開個客棧。
開客棧這件事對他們而言其實也是很有紀念意義的:首先兩人就是在客棧的咖啡廳認識的,其次他們想在客棧裡認識更多的人,傾聽更多的故事。
于是客棧的名字叫做—— 《遠歸》。
顧少強和于夫還在自己的客棧裡舉行了 婚禮。
婚禮很簡單,沒有豪華的婚紗,也沒有鋪張的酒席,更沒有鑽石,只有兩個相愛的人。
儘管「簡單」,但卻浪漫。
婚後的生活,其實少了些風花雪月,多了些柴米油鹽醬醋茶。
雖然自己是老闆,但是顧少強一刻也沒閑過。
她不知道疊過多少床單,刷過多少馬桶,有人說這聽起來日子過得也不怎麼樣嘛。
而且看到顧少強「定居」在這個古鎮裡,很多人對她的幻想破滅了。
大家覺得她應該一直的環遊世界,不受束縛才對...
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不應該只把它局限在物質世界中,其實精神世界也是很豐富,很廣闊的。
婚後沒多久,顧少強和于夫有了一個女兒,顧少強分享的內容也從絢爛的世界變成了居家生活。
評論裡有人說她: 你圖什麼呢?從都市到村子裡相夫教子,越活越回去了...
但是顧少強卻說: 「你在某一刻做的決定,一定是當下最想要的結果。」
如果你覺得這個選擇不夠好了,你再去調整,再去改變...
所以對她而言,辭職不後悔,跑去成都不後悔,開客棧也不後悔,人畢竟要往前看。
不過有了孩子後,顧少強還是發生了一些改變。
從前她一直說 「不接代言、不接商演...」可是她卻打破了自己的這個承諾。
這個做法,讓她遭受無盡的謾駡,很多支持她的人也離開了她。
「炒作」、「一切都是計畫好的」、「圈錢」...這些詞幾乎每天都在圍繞著她。
但當時顧少強卻沒出來回應。
因為她知道,回應了也會有人繼續不理解,可她的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啊。
就這樣,在無盡的討伐聲中,她依舊做她的講座,依舊出現在各大媒體上。
時隔多年後,顧少強給出了答案。
其實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生活。
帶有夢幻色彩的生活雖然很美好,但是最終人都要回歸到現實中。
經濟基礎才能繼續幫她實現看看世界的夢想啊。
生活的前提是要先生存下來。
詩與遠方很美好,可如果沒有經濟基礎為前提,這些都是虛幻的泡沫。
就像是有句話說的好:
世界上有兩條路,一條是你必須要走的路,一條是你想走的路。
你要把那條必須走的路走的漂亮了,才能走那條你想走的路。
雖然很現實,但也很真實。
其實仔細想想,從她的那封辭職信爆火開始,她就一直處于輿論的中心。
可她卻也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不管是閃婚還是開客棧又或是接代言、接廣告, 她都在為自己而活。
那天看到一句話,旅行菌覺得說的很有道理:
「我們焦慮、不開心的大部分因素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想想好像是這樣的。
生活是自己的,人就應該自私一點,怎麼開心怎麼來,畢竟這短短一生,及時行樂很重要。
就像是6年過去了,顧少強可能也沒想過自己的人生會有這麼多的變數。
但這些變數恰恰是生活最美的地方。
詩和遠方,既可以是風花雪月,也可以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只要你開心就好。
-End-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我們希望閱讀此文,你會迷惑不解,你會撲哧大笑,你會歎為觀止,你會說你不相信——當然你會喜歡。